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柳州就确立了“山水园林在城中,城在山水园林中”的城市建设主题。近年来,又提出了打造“T业城市中山水景观最美,山水城市中T业实力最强”的城市总定位。在荣获“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碧水蓝天、青山绿地”的生态环境,努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公园26个,游园(广场)49+,街旁绿地29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1 1%、绿地率32 O%、人均公共绿地1 0.31平方米。2007~6g起,全市所有公园免费开放,让广大市民都享受了园林建设的成果。
市区内的古树名木都建档、挂牌,在柳江边建有全国最长的人工瀑布,建成区生产绿地325公顷,道路绿化普及率96 7%。加强了石山绿化和山体景观保护T作,实施“灰山变绿”工程,建设了一批石山公园。城市公共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均衡规划各城区绿地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效益,以人为本、生物多样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合山水骨架和城市空间骨架,以“山、水、城”三环为依托,显山露水,充分利用发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优势,丰富园林绿化内涵,体现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园林特色面貌,形成总量适宜、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生态健全、树种丰富、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如今,柳江水面宽阔,两岸绿柳翠竹、群峰倒影、水波涟漪、鸟语花香,初步实现了防洪可安、临水可亲、岸绿可闲、美景可赏的规划目标。制定了保护规划和实施计划,有效保护古典园林、历史名园。公园设计建设符合规范要求,建成后的这些公园,景区定位准确、规模适宜、指标到位、设施齐全、功能分区合理、构思新颖、乔灌草花相结合,以植物造园为主、充分挖掘和体现园林的个性与特色,充分利用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优势,以及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植物配置合理,树木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突出了绿化的实效性与观赏性。
如今,漫步在柳州的大街小巷,幽雅别致的花园、绿树掩映的小区、宽阔整洁的街道、层次丰富的绿化带、造型奇特的奇石、寓意深刻的雕塑,这样优美的景观几乎遍及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文章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