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州经济发展要求高质量,生态环境的改善更要看质量。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也首次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接受审查。2017年柳州环保工作做得如何?今年的环保工作要怎么做?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对《柳州市2017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进行解读。
看成果:环境质量
总体保持稳定
2017年,我市环保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落实“水十条”“气十条”“土十条”,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我市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全年无重特大环境事故发生。
水环境——我市10个国控和区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均达Ⅲ类水质要求,水质达标率为100%;市区4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5个县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Ⅲ类水质要求,水质达标率为100%。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河流交界断面的水质水量达标率100%。
空气质量——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08天,优良率84.4%。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平均值分别为66微克/立方米、45微克/立方米。市区空气质量除细颗粒物(PM2.5)外,其余5项指标年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声环境——我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等级为轻度污染,160个监测点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5.5分贝;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等级为较好,89个监测点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9.5分贝;全市各功能区昼间等效声级均达到标准要求。
生态环境——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5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自治区级2处、县级1处);全年完成植树造林18.31万亩,拥有重点生态公益林496.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5.0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94%;创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30个、生态村13个、绿色村屯90个;在建湿地公园3个。
看行动:聚焦“四大任务”需要攻坚
2017年的空气质量优良率未达到自治区下达的控制目标要求,空气质量中细颗粒物(PM2.5)指标年均浓度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这是去年环保工作成绩单上存在的问题。但是,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天数是在减少,分别比2016年少了3天、10天。
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这是一场需要攻坚的持久战。2018年,我市环保工作思路清晰,将聚焦“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四大任务,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行动。
★行动一: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绿色发展
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进一步挖掘柳州区域优势和工业优势,大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快北部生态新区建设,推进鹿寨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推动静脉产业园建设,促进从生产建设源头融入循环经济和低碳理念,加快实现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
★行动二:深化改革创新,提高环境管理效能
按照自治区统一安排,抓好环保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增强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独立性、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实现新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平稳过渡。加强环保费改税宣传解读,确保环保税顺利开征。按照市人大立法计划,制定完成《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并对立法预备项目《柳州市噪音污染防治条例》开展立法前期调研。推动建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新机制,提升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水平。继续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推进固定源“一证式”管理。
★行动三:落实“三个十条”,全面推进污染防治
打好蓝天保卫战。着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有效落实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规定,将禁燃区纳入“网格化”监管。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坚决依法取缔“散乱污”企业。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抓好扬尘联防联控。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
深入实施水污染治理。制定实施柳江河流域水质提升规划,加强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保障饮用水安全保障。深入推进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水环境。
着力推进土壤污染治理。抓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试点,深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成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行动四: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回头看”,巩固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成果。继续开展噪声专项整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控制噪声污染。加快解决破产企业遗留环境问题,消除环境安全风险。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消除环境风险隐患,确保环境安全。
★行动五:加强工作落实,营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
加快生态乡镇、生态县创建步伐,为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奠定基础。开展环评审批服务工作试点,加快推进柳东新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和北部生态新区项目落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营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社会氛围。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