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关注】
柳江如带,蜿蜒回流,滋养着一方水土、一城百姓。
作为柳州的母亲河,柳江既是我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和工业用水水源,又是联通上下游的西江经济带黄金航道,同时也是全市生产生活废水的收纳体,对我市数百万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如何保护好柳江流域的水质、水生态环境?如何让柳江流域沿岸的原生态自然人文景观历久弥新?这些问题的解答,不仅关系到我市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全市人民群众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
根据市人大立法计划工作安排,《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已列入我市2017年立法计划及五年立法规划的重点立法建议项目,各项前期调研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传林多次率队对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开展实地调研,了解流域生态保护情况、河道保护治理情况和流域生态环境潜在风险因素,并征求各方对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的意见建议,为下一步立法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百姓声音】
网友@雨纯:柳州,龙之江如福带环绕城域,无水不活,无好水不欢,做好水文章,盘活一盘棋,必须的!
网友@小饼干: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柳江是我们柳州的标志,支持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立法,让母亲河一直美下去。
网友@寒江钓影:电鱼炸鱼、河道采砂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些行为都会让柳江很“受伤”!保护柳江真的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作为普通市民,真心希望能将柳江保护上升到法律的层面,依法整治那些破坏柳江生态环境的行为。
【代表热议】
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也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调研柳江流域生态保护现状时,发现柳江在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主任委员张云举例说,比如河道采砂,减弱了河水的自我过滤功能,同时淤泥被水流扬起导致河水浑浊,没有河砂,许多鱼类失去了产卵地;再比如梯级电站建设,水坝把柳江截成一段一段的水库,影响鱼类生态洄游等。“保护柳江流域,需要撑起法治保护伞。所以我们呼吁社会各界重视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加强柳江流域的治理。我们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就是为下一步立法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张云说。
那么,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目前进展如何?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林炬介绍说,柳江流域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在立法草案正式出台前,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调研工作。柳江流域生态保护条例草案的起草工作由市环保部门牵头,市人大常委会提前介入,了解草案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目前,市政府正在对草案进行完善,市人大常委会相关专委也正以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为导向,协助完善草案,让制定出的法规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市民对我市环境好坏最直观的感受之一,就是柳江水是清澈的还是浑浊的。”市人大代表、柳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湘陵带来了《关于加强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议案》,在议案中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一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全面落实河长制,明确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河长责任,编制“一河一策”方案,建立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执法监管等工作;二是着力解决柳江流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严管重罚损害流域生态的行为;三是逐步开展生态修复,在解决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加强沿河两岸的绿化美化,更换沿岸种植的速生桉树,保护流域生态物种多样性,进一步规范渔业管理、水上经营性活动管理、船舶管理、码头管理等各类涉水管理。
本报记者 陆晓艺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