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侯公园东门站点,早高峰“绿皮单车”很抢手。
近些年,许多城市都陆续推出了公共自行车供市民租赁,只需要一张租车卡,即可“取走就走”。柳州也不例外,在市区许多街道旁设立了“绿皮单车”停放点,取车还车一卡搞定。公共自行车凭借着方便、省钱、健康、环保的优点,深受广大市民喜爱,成为市民出行“新宠”。然而,在“绿皮单车”为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还出现了不少新情况。
高峰期太“抢手”
近日,市民李先生向记者反映,在市文兴路、弯塘路的公共自行车站点经常出现“无车可用”“无位还车”现象,“我经常骑公共自行车上下班,比开车方便多了,但用的人多了以后,发现车子不够用,特别是每天上下班高峰期。但过了高峰期站点存车位又不足,只能骑去下一个停放点停车。”李先生表示,“绿皮单车”的出现,让出行越来越方便,但他也希望能够多增设几个站点,以解决“有点无车”或是“无法停放”的尴尬现象。
对此,记者走访了文兴路、弯塘路、文惠桥桥头等1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走访中记者发现,在人流车流量大的街道小区,早高峰时段站点内几乎“空空如也”;相比之下,在人流车流量较少的街道小区,站点内“绿皮单车”数量充足。
针对市民反映的相关情况,有关部门是否有解决措施?带着疑问,记者来到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服务中心。
“站点无车或满车的情况很正常,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很容易出现,遇到类似情况可以拨打服务电话,我们会根据情况告诉您附近的其他站点或加派人手前往协调。”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服务中心公共自行车项目经理兰建平介绍,目前我市已建设329个公共自行车站点,“绿皮单车”达7550辆,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会根据系统记录的情况,指令调度车前往,但多个站点如果同时出现“满存”或“取空”现象,就无法立即同时解决。
沿江站点有损坏
市民王红荷家住滨江东路,晚饭后的时间经常约上好友,骑上“绿皮单车”在柳江边兜风,可自从今年8月的强降雨“水漫河堤”后,王红荷发现金沙角附近有的公共自行车站点被拆除,有的站点还在但已经不能使用。“可能是被水泡过之后机器出故障了吧,我也可以理解,毕竟维修起来也挺麻烦的,但还是希望这些站点能够早日恢复使用,骑‘绿皮单车’既能够锻炼身体,又放松心情。”王红荷说道。
根据王红荷的疑问,兰建平也做了相关解释,“柳江沿岸的沿江站点在汛期经常被水浸泡,被水泡过后电路、网络都需要重新建设,所以我们采取在汛期暂时拆除沿江站点的做法,选择在地势高的区域设置站点。目前沿江站点已基本重建完毕,电信网络的恢复还需要一点时间,我们也会全力配合电信部门,尽快让沿江站点重新恢复使用,为广大市民提供便利。”
文章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