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二维码如今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菜市场买菜、在商场购物、在饭店就餐、外出乘坐出租车……可以说,二维码已经覆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电子支付时代,二维码为群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不可否认的是,与方便快捷同行的,是无处不在的扫二维码骗局。
假违法停车告知单现街头
9月26日上午,市交警支队柳南大队民警在西环路巡逻时发现,西环路上一些停放在停车泊位的机动车被贴上了违法停车告知单,这些告知单不仅盖了一个柳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柳州支队的假公章,还印刷有缴纳罚款的二维码。
经过辨认,确认该违法停车告知单为不法分子伪造的。另外,在潭中西路壶西大桥西侧加油站旁边,也发现了该伪造违法停车告知单的踪影,两个区域有30多辆汽车被贴单。
发现此事后,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刑侦支队、网警、交警联合作战,当日下午,将涉嫌贴虚假违法停车告知单的嫌疑人乔某抓获。乔某供认,当天早上5点,他出门贴单,贴到6点多,总共贴了100多张假罚单。至被抓,他一分钱没收到。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当中。
市交警支队表示,违法停车告知单属告知类法律文书,不具有处罚决定书的功能,不会出现通过扫码、转账等形式要求被告知人支付费用或者缴纳罚款。
那么,如何快速识别真、假违法停车告知单?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真的违法停车告知单没有二维码,上面的公章是手动盖上的,不是打印的,而且告知单上有单号。此外,真的违法停车告知单比此次发现的假告知单大一些、所用字字号小一些、字间距大一些。
二维码骗局悄悄冒头
据悉,今年以来,二维码骗局已悄悄开始在我市冒头……
今年7月23日,燎原菜市部分摊主发现自己摊位上的微信二维码被人更换,摊主们受到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随后,摊主陆续到辖区鸡喇派出所报案,民警发现7月22日晚上,2男1女出现在案发现场更换摊主的二维码,随后驾驶1辆蓝色的汽车离去。办案民警根据这条线索深入追踪,7月26日深夜,办案民警连夜驱车赶到来宾市,成功将这3名嫌疑人抓获。
同月24日中午,在基隆开发区经营一家网吧的负责人陈某到城东派出所报警称:其经营的网吧被人通过制作假的支付宝页面的方式骗取香烟及现金,折合价值7000余元。接到报警后,民警开展深挖彻查,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身份。经审讯,犯罪嫌疑人覃某宁对多次利用截图软件制作假支付宝页面骗取网吧香烟及现金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同时,犯罪嫌疑人覃某宁还交代了其于2016年7月份在某网吧盗窃现金3000余元的犯罪事实。
市民不要见码就扫
如何让市民安全扫码呢?市交警支队和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大队的两位相关负责人为市民支招。
“不要见码就扫!”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大队副大队长张晓斌说,目前,主流的扫码方式还是微信上的“扫一扫”,其次是我查查等扫码软件。如果市民不能识别二维码真伪,推荐大家使用带有安全扫描功能的扫码软件,最好使用有识别和过滤二维码功能的软件,这样可起到很好的防范作用。
张晓斌说,扫码主要有两种模式:正扫和反扫。正扫方式更为普通市民所接受,但在安全性上却一直备受质疑。不过,值得大家注意的是,现在的手机扫码支付已经为广大消费者和商家提供了较为安全的反扫模式,用户向商家展示二维码或条形码,然后商家使用扫码枪或者摄像头扫描用户手机完成交易,安全漏洞可以完全被堵死,这样的反扫是比较安全的方式之一。要留意选择发布二维码的平台。通常来说,报纸、杂志等正规出版刊物上的二维码相对安全,而在网站、微博上发布的不知来源的二维码,还是不建议市民轻易扫描。特别是面对可疑二维码,还是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尝试,以免贪小失大。
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市民,目前我市还未使用二维码缴纳交通违法的罚款,如果市民收到这样的“违法停车告知单”,不要惊慌,也不要急于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此类告知单很可能是骗局,当事人可以马上到公安机关进行报案登记。
文章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